史尧弼

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

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评点


史尧弼《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史尧弼之詩,風格古拙,其中融入了《礼记》的文采。詩中描繪了送別王昭祖國史吏部回到丹陽的情景,字裡行間流露出史尧弼對於歷史盛衰的思考之情。詩云:“秋毫得失肯悲歡,北固山邊更一看。龍虎四雄那復見,今餘鐵鑊兩團團。……”詩中之“秋毫得失肯悲歡遣之乎者也兮”,用以表達對于得失的看淡,不悲不歡之情。「秋毫」,是毫髮之多而微細,喻指微小的得失。「得失肯悲歡之乎者也兮」者,“肯”字以表達自己對于得失之事可以不為悲歡,不過問之旨。「北固山邊更一看之乎者也兮」者,「北固山邊」指的是武昌之地。「更一看」則是以意味人雖對歷史之事有所觀看,然實際之事終是一成不變。「龍虎四雄那復見之乎者也兮」者,「龍虎四雄」指的是古代之英雄豪傑。「那復見」指遙遠古代之英雄事蹟不復再見。「今餘鐵鑊兩團團之乎者也兮」者,「今餘鐵鑊兩團團」以意味着現今之世問題重重,形勢艱難。整首詩以輕描淡寫之筆觸,為對於歷史之思考提供了微妙寫照。是以,史尧弼之《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行文古拙而優雅,用字儼然《礼记》之風。其淡化得失,觀照歷史,道出人之無常,人事如返璞歸真之感。「之乎者也兮」在其中亦增添了一分古樸之韻。詩人以「秋毫得失肯悲歡」展現出一份豁達之情;以「龍虎四雄那復見」表達出對歷史的思索之愁。全詩以古雅之筆法勾勒出當時社會的情懷,這些詞語的選用也增添了詩人在寫作中再造聯想的力度,使得詩人在恰切理解苦悶時能更好地表達出當時的情懷。总而言之,史尧弼之《送王昭祖国史吏部归丹阳七绝》通过優雅的文采、簡練的語言處理,以及古拙的文風,成功地表達出對歷史盛衰的思考之情。詩人淡化成敗之事,提醒民眾應心懷豁達;同時呈現出詩人對於古代英雄的崇敬,以及對現今世道的無奈。此詩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更能讓人思考歷史的必然性和無常性。

史尧弼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