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íngzhāo[tomorrow]〈方〉∶明天
【棹】1.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 划船:“或命巾车,或~孤舟”。 3. 船:~夫(船家)。归~。 | ◎ 同“桌”。 典
【开落】(花的)开放和萎谢。闽徐夤《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光阴嫌太促,开落一何频!”2.谓张开和收落。明李东阳《<南行稿>序》:“其间流峙之殊形,飞跃开落之异情,耳目所接,兴况所寄,左触右激,发乎言而成声,虽欲止之,亦有不可得而止矣。”3.犹除名。《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令两京及诸州每岁造僧帐,有死亡、归俗,皆随时开落。”汉
【尘境】原为佛教语。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境”。唐司空曙《寄卫明府》诗:“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嘉花名木,类聚区别,幽胜宛若生成,西抵丽泽,不类尘境。”李广田《<闻一多选集>序》:“而这样的文字,如不是由所谓‘诗境’拉向‘尘境’,不是在思想上向现实突进了一步,是不可能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