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1.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 2. 聚集:~力。~办。~股。~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 4.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家欢乐。 6. 计,折算:~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屡】◎ 接连着,不止一次:~次。~年。~见不鲜。~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战~捷。 典
【僛僛】醉舞欹斜貌。《诗·小雅·宾之初筵》:“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籩豆,屡舞僛僛。”毛传:“僛僛,舞不能自正也。”后用以形容轻盈摇曳状。宋王安石《春雨》诗之一:“城云如梦柳僛僛,野水横来强满地。”宋姜夔《鹧鸪天·十六夜出》词:“輦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康有为《上元夕观灯》诗:“漫漫紫露移舞队,僛僛红烛拥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