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饭。~字(喻书生玩味文字)。~豆燃箕(喻骨肉相残)。~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茶】1.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树。~农。 2. 特指“茶叶”:绿~。红~。花~。沱~。龙井~。乌龙~。 3.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水。~饭。~点(茶水、点心)。~话会。~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余饭后。 4. 泛指某些饮料:~汤。面~。果~。 5. 特指“茶点”:早~。晚~。
【烧】1. 使东西着火:焚~。燃~。~灼。~毁。 2.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水。~饭。~砖。~焊。~蓝。~料。 3. 一种烹饪方法:~茄子。~鸡。 4. 体温增高:发~。退~。 5. 经烘烤制成的饼:~饼。火~。 6. 一种烈性白酒:~酒。高粱~。 7. 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死亡。 网
【栗】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 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 3. 坚实:“缜密以~”。 4. 姓。
【到】1. 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 往:~群众中去。 3. 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 成功:得~。办~。 5. 姓。
【宵分】夜半。《魏书·崔楷传》:“亮由君之勤恤,臣用劬劳,日昃忘餐,宵分废寝。”唐李群玉《中秋越台看月》诗:“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年来侍我,学製寒衣缝纫熨贴,宵分不倦。”阿英《明朝的笑话》十:“沉文卿,是吴中的老儒,一天,读书至宵分,灯荧荧欲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