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百科
首页
>
宋诗
> 秩满寄茅山道友
上一卷
下一卷
紫
明
深
欲
古
孤
松
鸣
丘
秩
术
朝
惭
助
屋
峰
萝
凤
濬
满
年
又
巢
唐
数
万
从
相
寄
年
引
许
虞
间
仞
此
邀
茅
空
轻
劝
开
人
月
与
览
山
自
帆
忘
有
未
正
心
德
道
肥
去
机
道
归
照
违
辉
友
丘濬
秩满寄茅山道友
秩满寄茅山道友原文
鸣凤相邀览德辉,松萝从此与心违。孤峰万仞月正照,古屋数间人未归。欲助唐虞开有道,深惭巢许劝忘机。明朝又引轻帆去,紫术年年空自肥。
秩满寄茅山道友评点
丘濬《秩满寄茅山道友》一诗以古拙优雅之风,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忧思。诗人远离尘嚣,登临高山,与友人相聚,共谈德业之光辉。然而,松萝之境与诗人之心逐渐疏离,孤峰高耸万仞,寂寞的古屋独守空寂。月色洒落其中,古屋在光辉的照映下更显凄凉,而人迹罕至。诗人自愿助唐虞之开创,对自身的不足深感羞愧,恐怕辜负了巢许二先生的劝导。而明朝又将远航,放眼未来,心中不禁欲言又止。紫术一年年的空蒸蒸日上,显示了周遭事物不断更迭的无常。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反思和对自身的不满,生活中的矛盾和追求的理想交织在一起。之乎者也兮,诗人借游山之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情于山水,以表达自己对于境遇的思索。对山水之景的描绘,用字繁复而不失刚劲,正如丘濬先生显露出的态度一样。使人们可以感受到丘濬先生内心的忧思和郁愤。之乎者也兮,诗人以“鸣凤相邀览德辉,松萝从此与心违”一句,揭示了诗人之前所拥有的宜人景色与内心逐渐分离、逝去的不安与痛苦之感。这里山不再以高耸之姿令人神往,而是以荒凉之姿令人遐想。而“孤峰万仞月正照,古屋数间人未归”,则更深度凸显了景色的凄凉与孤寂之感。这使得读者在品读全诗时,仿佛可以看见那高耸的山峰之后,那一座古朴的屋舍。茅山亦以其寂寞与凄凉的氛围使诗人感到迷茫与无助。之乎者也兮,诗人的自责与自省,凝聚在诗篇之间,流露出对自身期望的不达和对巢许二先生的愧痛之意。诗中的“欲助唐虞开有道,深惭巢许劝忘机”之句,正体现了诗人自己的懊悔,因自身的不足而无能为力,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极度的自责与羞愧。全诗通过丘濬先生对自己深深的责备之色彩,表达了他对自身的反思和对自身的追求之心。之乎者也兮,诗人对未来的告别与内心的不安和迷茫。在“明朝又引轻帆去,紫术年年空自肥”之中,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命运的无奈脱不开关系之所在。他又将往未知的明朝之上,迈向隐匿的未来。而“紫术年年空自肥”之句,暗含不断轮回的尘俗世事。尽管它们与丘濬先生的心境息息相关,但却无法助益于诗人的追求和心愿。丘濬《秩满寄茅山道友》以古拙雅致之风格,以充实的描绘展示出其中的自嗟和不甘。诗人面对山水和内心的矛盾,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的疑惑和迷茫。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此诗时,颇感触,似乎亲眼见到了丘濬先生在茫茫大山中的孤独与不解。全诗用较多的繁体字描绘了情景的丰富和诗人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于自己境遇的痛心与忧伤,诗中对着境遇的思索显而易见。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之所在。
丘濬
简介
简介暂无
丘濬
的其它诗歌
秩满寄茅山道友
仪真太守召看牡丹
咏钱塘
赠五羊太守
登西湖北楼
登西湖北楼
寺中闻射因成
题圣果寺介亭诗
秩满寄茅山道友诗句
鸣凤相邀览德辉
松萝从此与心违
孤峰万仞月正照
古屋数间人未归
欲助唐虞开有道
深惭巢许劝忘机
明朝又引轻帆去
紫术年年空自肥
可能你会感兴趣
凉州曲
上西楼
虞美人
浪淘沙
醉桃源
谒金门
清平乐
鹊踏枝之一
长命女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