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欲】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商量】◎商量shāngliang(1)[talkover]∶交换意见和他家里的人商量过此事(2)[discuss]∶商讨他总是蹲在草地上和别人商量(3)[buy;asktheprice]∶购买,问价终日价无人商量。——《宣和遗事》
【惊】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3.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4. 出人意料的:~喜。
【先路】1.亦作“先輅”。天子或诸侯使用的一种用象牙装饰的正车。《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孔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蔡沉集传:“先輅,木輅也。”《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孔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蔡沉集传:“先輅,木輅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郑伯赏入陈之功,三月甲寅朔,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汉张衡《东京赋》:“奉引既毕,先輅乃发。”2.指圣王之道。《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