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衲】。唐杜荀鹤《赠休粮僧》诗:“争似吾师无一事,稳披云衲坐藤牀。”宋苏轼《次韵僧潜见赠》:“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元明本《船居》诗:“烟蓑带雨和船重,云衲衝寒似纸轻。”2.借指行脚僧。唐沉佺期《峡山赋》:“云衲来游,琴书投静。”宋梅尧臣《别达观文鉴二大士》诗:“云衲山中来,画橈江上发。”
【烝】1. 众多:~民。 2.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 3. 美。 4. 进献。 5. 同“蒸”,热气上升。 6.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坏】1. 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人。~事。~习惯。 2. 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败~。 3. 坏主意:使~。 4. 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了。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