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 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 3. 同“圆”。 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 5. 中国朝代名:~代。~曲。 6. 姓。 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章】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 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 3. 修理:杂乱无~。 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 5. 戳记:图~。盖~。 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 7. 奏本:奏~。本~。 8. 古同“彰”,彰明。 9. 姓。
【用】1.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心。~兵。~武。 2. 可供使用的:~品。~具。 3. 进饭食的婉辞:~饭。 4. 花费的钱财:费~。~项。~资。 5. 物质使用的效果:功~。有~之才。 6. 需要(多为否定):不~多说。 7. 因此:~此。
【司】1.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 官署名称:人事~。 3. 视察:~日月之长短。 4. 姓。
【笔砚】研”。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文昭甄皇后”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夏侯玄”刘孝标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正始中,护军曹爽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清昭槤《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2.指文墨书写之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