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蠲牲玉事神明释义


【永】1. 水流长:“江之~矣”。  2. 久远:~远。~生。隽~。~昼(长昼)。~年(a.整年;b.长寿)。~诀。~志不忘。~垂不朽。  3. 古同“咏”,以诗词等来叙述。

【蠲】1. 除去,免除:~除。~免。  2. 显示,昭明:“惠公~其大德”。  3. 古同“涓”,清洁。  4. 古代称一种多足虫。

【牲玉】祀用的牺牲和玉器。《左传·昭公十八年》:“郑国有灾,晋君、大夫不敢寧居,卜筮走望,不爱牲玉。”《国语·鲁语上》:“余不爱衣食於民,不爱牲玉於神。”韦昭注:“牲,牺牲;玉,珪璧,所以祭祀也。”唐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牲玉有礼,祀典无亏。”王琦注:“玉,告神时荐於座之玉器,与牲币俱陈者。”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望走羣祀,歌舞牲玉,神巫则肥,农夫则酷。”典

【事】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3. 职业: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7. 服侍:~父母。

【神】1.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  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  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  4.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  5. 表情:~色。~采。~姿。~志。  6. 精神:~清气爽。  7. 姓。

【明】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6. 睿智:英~。贤~。~君。  7. 视觉,眼力:失~。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

永蠲牲玉事神明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