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真俨若生释义


【应真】唐韩偓《无题》诗之二:“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佛教语。罗汉的意译。意谓得真道的人。《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李善注:“应真,谓罗汉也。”李周翰注:“应真,得真道之人。”唐王昌龄《诸官游招隐寺》诗:“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宋惠洪《冷斋夜话·罗汉第五尊失队》:“予往临川景德寺,与谢无逸辈升阁,得禪月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轴。”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记观宋子昭画》:“丙辰二月二十一日,过商丘宋子昭户部观画,李伯时白描十八应真,最为奇妙。”

【俨若】貌。语出《礼记·曲礼上》:“毋不敬,儼若思。”晋葛洪《抱朴子·讥惑》:“故儼若冠於《曲礼》,望貌首於五事,出门有见宾之肃,闲居有敬独之戒。”宋范仲淹《君以民为体赋》:“心和则其体儼若,君惠则其民晏如。”2.宛若,好象。《西京杂记》卷三:“復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各有所执,皆缀花采,儼若生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小西天》:“石经山峰峦秀拔,儼若天竺,因谓‘小西天’。”萧红《夏夜》:“她依着一株花枝,花枝的影子抹上墙去,那样她俨若睡在荷叶上。”

【生】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  2. 造出:~产。  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  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  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

应真俨若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