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hè)。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
【检】1. 查:~查。~测。~讨。~举。~校(jiào )。~修。~索。~察。 2. 注意约束(言行):~点(a.注意约束言行,如“参加宴会时连吃带拿,太不~~了”;b.查看是否符合,如“把行李~~一遍”)。失~。 3. 古代官名,掌修国史,位次编修。 4. 姓。
【九】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真经】道教的经书。《隋书·经籍志四》:“嵩山道士寇谦之自云:‘尝遇真人成公兴,后遇太上老君……其后又遇神人李谱,云是老君玄孙,授其图籙真经,劾召百神。’”《旧唐书·玄宗纪下》:“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明叶宪祖《鸾鎞记·秉操》:“俺待向花前诵真经几巡,启金炉把名香自焚。”清李渔《玉搔头·媲美》:“俺自会诵真经,焚寳篆,把凡心洗。”2.比喻好的经验。徐慎《四书记》:“你就把这条真经向大家传一传。”典
步虚词十九首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