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百科
首页
>
唐诗
> 阳羡杂咏十九首。苦行径
上一卷
下一卷
应
世
一
山
陆
苦
阳
须
上
径
前
希
行
羡
细
何
清
无
声
径
杂
问
人
森
数
咏
子
怜
五
碧
十
猷
苦
月
琅
九
看
节
寒
玕
首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苦行径
阳羡杂咏十九首。苦行径原文
山前无数碧琅玕,一径清森五月寒。世上何人怜苦节,应须细问子猷看。
阳羡杂咏十九首。苦行径评点
《阳羡杂咏十九首·苦行径》是陆希声创作的一首诗歌。诗中以山前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条清冷的小道。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苦行精神,并期待他人的理解与赞赏。诗中开篇即犀利地点明了山前景色的美丽。诗人以“碧琅玕”形容无数青翠的花草,形容了山前的世界如同一副美丽的图画。接着,诗人用“一径清森五月寒”来描绘山中小路的清新寒冷之感,映衬出苦行的严苛环境。在五月这个温暖的季节,小径上却异常寒冷,暗示了苦行者为了修行故意选择了一个严苛的环境。随后,诗人抛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世上何人怜苦节?”此处的“之乎者也兮”,表达诗人对世人缺乏对苦行者的理解与关注的不满。整个句子以反问的方式,表露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之情。诗人期待他人的询问,呼唤着对自己苦行的重视与赞赏。最后一句“应须细问子猷看”,诗人以温和而恳切的语气,呼吁他人要仔细询问苦行者的动机和苦行方式,以更好地理解并赞赏他们的苦行精神。这首诗以古拙优雅的文风,以唐代韵律,充分展示出了诗人对自己苦行境遇的深情表达。并通过犀利的描写和巧妙的反问,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在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上都达到了咏志诗所追求的高峰之地。
陆希声
简介
简介暂无
陆希声
的其它诗歌
阳羡杂咏十九首。偃月岭
阳羡杂咏十九首。鸿盘
阳羡杂咏十九首。李径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溪
阳羡杂咏十九首。松岭
阳羡杂咏十九首。含桃圃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阳羡杂咏十九首。弄云亭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妙庵
阳羡杂咏十九首。西阳亭
阳羡杂咏十九首。清辉堂
阳羡杂咏十九首。绿云亭
阳羡杂咏十九首。观鱼亭
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
阳羡杂咏十九首。讲易台
阳羡杂咏十九首。苦行径
阳羡杂咏十九首。梅花坞
山居即事二首
阳羡杂咏十九首。苦行径诗句
山前无数碧琅玕
一径清森五月寒
世上何人怜苦节
应须细问子猷看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