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根著诸色释义


【眼根】佛教语。六根之一。指眼睛因接触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视觉和认识。《圆觉经》:“心清浄,故见尘清浄;见清浄,故眼根清浄。”五代齐己《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诗:“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宋陈师道《次韵寄答晁无咎》:“眼根清浄尘不留,登伽过尽不回头。”《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他一样有眼根,却从来不解五色六章,何为好看,何为不好看。”

【诸】1. 众,许多:~位。~君。~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3. 犹“之”:“能事~乎?”。  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6. 姓。

【色】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4. 种类:各~用品。  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6. 妇女美貌:姿~。~艺。  7. 情欲:~情。好(hào)~。

眼根著诸色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