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盖】1.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清曹寅《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2.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可】1. 允许:许~。认~。宁~。 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 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 4. 适合:~身。~口。~体。 5. 尽,满:~劲儿干。 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 11. 姓。 | ◎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
【须】1. 必得,应当:无~。莫~有。必~。务~。~要。 2. 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3.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4. 〔~臾〕片刻,一会儿。 5. 像胡须的东西:~根。触~。
【千】1.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2.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3. 见“秋”字“秋千”。 4. 姓。
【岁】1. 年:~首。~暮。~夕(即“除夕”)。~除(年终)。~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2. 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 3. 年龄:年~。周~。 4. 星名:~星(即“木星”。) 5. 指时间,光阴:~月(泛指时间)。
【干】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 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兮”。 7. 个数:若~。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燥。~旱。~枯。~柴。豆腐~。 9. 枯竭,尽净:~尽。~杯。 10. 徒然,白白地:~着急。 11. 指没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