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藏手于袖。表示闲逸的神态。唐韩愈《石鼎联句》序:“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耸肩,倚北墻坐。”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没揣的两鬢秋,争如我便修身闲袖手。”清曹寅《贺新郎·又昭序皇和词甚美五迭前韵》词:“此目枫亭闲袖手,瞥一双游刃腾空怕。擣虀具,且高掛。”2.藏手于袖。谓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晋书·庾敳传》:“参东海王越太傅军事,转军諮祭酒。时越府多雋异,敳在其中,常自袖手。”宋陆游《书愤》诗之二:“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一:“予谢曰:‘吾幸获同舟,公等努
【辞】1. 告别:告~。~诀。~行。~世。~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 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 4. 解雇:~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 7. 讲话;告诉:“请~于军”。 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典
【钧衡】政务重任。唐杨炯《<王勃集>序》:“幼有钧衡之略,独负舟航之用。”《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2.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宋范仲淹《遗表》:“因恳避於钧衡,爰就班於符竹。”3.比喻平衡公正。唐高适《留上李右相》诗:“钧衡持国柄,柱石总贤经。”孙钦善校注:“钧衡:平衡,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