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百科
首页
>
唐诗
> 幸秦始皇陵
上一卷
下一卷
翻
欲
阁
阿
愚
政
骊
眷
李
幸
伤
厌
道
房
俗
烦
邑
言
显
秦
掩
东
遂
久
乃
方
想
君
始
鲍
南
成
已
焚
改
秦
失
皇
车
气
墟
灭
书
篆
馀
德
陵
李显
幸秦始皇陵
幸秦始皇陵原文
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馀。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
幸秦始皇陵评点
幸秦始皇陵,李显借此诗抒发了他对秦朝覆灭的惋惜之情。此诗中透露出的悲愤之情与对时代沉沦的思考,使它成为一首令人深思的抒情之作。首先,诗中以“眷言君失德”这一句开场,表达了诗人对秦始皇的忿忿不平。眷言意味着千古传颂,它强调了秦始皇不仅是一位统一天下的君主,更是一个将其滥用权力的荒唐暴君。接着,诗人通过“骊邑想秦馀”一句,用骊邑来代指秦朝的辉煌和兴盛,通过愿景的描写将秦朝的壮丽与昔日的辉光交织在一起。然后,诗人借用“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的句子,探讨了秦始皇在统一文字,标准化制度的过程中引发的思想压抑。政烦,表示政务繁琐,改篆,即篆书标准化,暗喻着秦朝中央集权的行政手段。愚俗,表达了秦始皇意图控制人民思维,导致文化大破坏,焚烧图书的行为更是造成了烈火狂澜,民智湮灭之苦。接着,诗人以“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来揭示秦始皇陵的凋零遗址。阿房宫、阁道,都是表现秦朝盛世之具体景象,而其残垣断壁之景,更令人感慨万分。此时,诗人再次借助描写失落的东南气和痛惜的掩鲍车,以表达他对秦朝兴亡的埋怨之情。总体来说,李显在《幸秦始皇陵》这首诗中,通过对秦朝的兴亡做出了审视与反思。他以古拙优雅的文风,情绪饱满地揭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孤立自我的荣枯兴衰,以及一代帝王的蜕变与悲剧。此诗雅致幽远,从容世故之间,既有对历史的思考,又融入了对时光流转的景仰和沉思。
李显
简介
简介暂无
李显
的其它诗歌
石淙(太子时作)
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柏梁体联句
幸秦始皇陵
立春日游苑迎春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幸秦始皇陵诗句
翻伤掩鲍车
欲厌东南气
阁道遂成墟
阿房久已灭
愚俗乃焚书
政烦方改篆
骊邑想秦馀
眷言君失德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