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音】谓留下声音。宋苏轼《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颖》之二:“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2.指留下的声音。宋秦观《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闕,遗音想佩环。”清涂大酉《杂诗》:“飞鸿迟迟来,掉入青烟路。遗音落风中,适与歌声过。”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三十:“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宋苏轼《送俞节推》诗:“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
【那】◎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 ◎ 同“哪”(一)(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 | ◎ 义同(一),“那”和“一”连读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五年。 | ◎ 姓。
【复数】◎复数fùshù(1)[plural]∶表示多数的变化形式或多数形式的词(2)[complexnumber]∶形式为a+bi的数或表达式,其中a和b是实数,i=-1。亦称“复量”
【韶韺】亦作“韶英”。舜乐和帝喾乐。亦泛指古乐。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岁律及郊至,古音命《韶》《韺》。”宋范成大《复作耳鸣》诗之二:“东极空歌下始青,西方宝网奏《韶》《英》”明陈子龙《杂诗》之七:“规踪效坟典,抒论协《韶》《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