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处约

题太湖

题太湖评点


一、《题太湖》赏析罗处约的《题太湖》一诗,妙用婉约之辞,流畅抒发出赞美太湖之美的情感。其繁体字的运用,更为诗意添上古拙的风格。诗云:“三万六千顷,湖侵海内田。”用“三万六千顷”形容太湖浩渺广大之势,立即展现眼前景色之壮美之感,静思之下,使人震撼不已。再以“湖侵海内田”形容太湖之水延伸至平原之地,以其无边的浩渺之势压倒一切,以示太湖之雄浩。“逢山方得地,见月始知天。”描绘太湖四周多山,湖水环抱山峦,山势倒映于湖水之中,构成了“山对湖”的美妙画面。而且又以“见月始知天”之句,表达了太湖湖水清澈见底的感触,令人瞬间豁然开朗,以此暗示了太湖给人以启迪与见识。“南国吞将尽,东溟势欲连。”集中描绘了太湖湖面为广阔之南国,而东边溟海与太湖暗合之势。用“吞将”“势欲连”之词,凸显了太湖之湖面开阔之势,将湖景与山势相得益彰。“何当洒为雨,无处不丰年。”道出对太湖水滋润力量的向往,并通过“洒为雨”之说,使得太湖之水化作每一滴雨滴,滋润大地,使得万物蓬勃生长,实现了“无处不丰年”之景象。此景表达罗处约对太湖丰饶的向往与赞美之词。此诗之开篇,直击太湖之广博情况,随后描绘太湖之山景,并引申丰年之景,以古拙之风貌体现出太湖之壮美、浩渺与滋润之力。字字珠玑,古雅而含蓄,将美好的景致与寓意融合于其中,令人心生遐想,为读者带来绵延不绝的思考与愉悦。二、繁体字示例诗云:“三萬六千頃,湖侵海內田。逢山方得地,見月始知天。南國吞將盡,東溟勢欲連。何當灑為雨,無處不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