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空舣扁舟释义


【亭长】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东汉后渐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泗水亭长。”张守节正义:“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2.唐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一:“唐祕书省吏凡六十七人,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亭长六人……世但知乡村之吏

【空】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 1.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白。~地。~额。~房。~缺。  3. 亏欠:亏~。 | ◎ 古同“孔”,洞。

【舣】◎ 停船靠岸:~舟。 方言集汇

【扁舟】◎扁舟piānzhōu[smallboat;skiff]小船一叶扁舟扁舟寻钓翁。——唐·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亭长空舣扁舟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