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场】1.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序》:“乾隆分治,剏立坛场。”2.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
【祠】1.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堂。~庙。宗~。 2.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乙鸟】燕的别名。宋梅尧臣《闻王景彝雪中禖祀还》诗:“坛场祠乙鸟,桑柘响阴梟。”元戴良《秋兴》诗之四:“荒祠犹记双龙柱,坏埒曾传乙鸟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