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王武陵

宿慧山寺

宿慧山寺评点


王武陵《宿慧山寺》一诗,揽取秋日游古寺的景象,邃然潇洒之气溢于言表。诗云:“秋日游古寺,秋山正苍苍。泛舟次岩壑,稽首金仙堂。”登临古刹,迎面而来的是苍翠的秋山,浑然天成。借着小舟,游览于险峻的峡谷之中,抵达金仙堂前,敬畏之情油然升起,不禁俯首参拜,表达对神仙的崇敬之情。随之而来的是山间的清泉流动:“下有寒泉流,上有珍禽翔。”寒泉蜿蜒而下,清凉可饮,调和干渴之情;层林尽染的秋山之上,各种美丽的珍禽翱翔,欢快地歌唱。清泉与珍禽相辅相成,彰显着自然山川的宁静和生机。接下来的描绘,既有山门石壁镶嵌着明亮的月光,又有竹木丛中流转着清光的景象:“石门吐明月,竹木涵清光。”月光透过石门的裂缝,为古寺增添了庄严肃穆之感。在竹木的环绕下,清光沁人心脾,将人带入宁静的意境之中。深夜之时,诗人感叹河水沉沈之状:“中夜河沈沈。”漆黑的夜晚,河水悄然沉降,恍若陷入无尽沉沦。此时,只闻松树和桂花的幽香飘散,令人怜惜悲凉之情:“但闻松桂香。”荒凉的夜晚只剩下这些幽香,仿佛弥漫在空气中的迷离。此情此景,更让人对尘世之事产生远离之念。综合而言,王武陵以洞冥记的风格,构建了《宿慧山寺》的诗境。凭借古拙优雅的文风,此诗给人以宁静肃穆之感。种种山水景色映衬着人心中的人生追求,令人心旷神怡,恢弘之境豁然尽现。“之乎者也兮”,此诗所描绘的风姿,正是人们面对自然山水时,心境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