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百科
首页
>
唐诗
> 送惠补阙
上一卷
下一卷
徒
东
沧
清
便
长
高
诏
林
送
自
门
洲
俸
作
因
人
下
宽
惠
弃
有
寄
供
去
抗
入
搜
补
华
归
迹
僧
官
疏
竹
岩
阙
簪
路
深
尽
心
日
林
野
林宽
送惠补阙
送惠补阙原文
诏下搜岩野,高人入竹林。长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清俸供僧尽,沧洲寄迹深。东门有归路,徒自弃华簪。
送惠补阙评点
《送惠补阙》一诗,乃是林宽用其独特的文笔描绘了一位高人离官的行径,亦可见于此人的超然和洒脱之意。此诗旨在表达心迹纵然受职位所束缚,心意亦不会被束缚,且着意渴涉书画,自然风光之美。林宽于此,其文笔古拙优雅,气韵犹如古人所崇尚,颇有《三国志》之风。于是乎,林宽以“诏下搜岩野,高人入竹林。”之语开篇,抒发了高人弃官入山的豪情壮志。岩野林宛如广袤无垠之境,而高人之往,宛如竹林深处,正是高人气质的完美体现。“长因抗疏日,便作去官心。”深深感慨了高人离去之因。看似只因抗疏日久,实则因为心中早已生出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想法。高人岁月漫长,亦在这漫长岁月之间增添了林宽形容其静心修行的笔触。而后,诗人以“清俸供僧尽,沧洲寄迹深。”之词,表达了高人一心清净,在供养僧侣的日子里,体味沧洲风景之美。或可见高人对事务的冷淡之态,这也体现了高人在尘世之外寻求道家境界的追求。最后,林宽将目光投向东门,道出了高人即将归去的离愁之情。高人心知归路,却无奈于世事纷纷,故弃华簪,表明了无欲无求的超脱状态。之乎者也兮,高人即使离开,仍旧保持着他的高洁气韵。总之,林宽以其独特的文笔将高人离去的行径抒发得淋漓尽致。诗中的句句字字皆寓意深长之处,文笔上又有古拙优雅的风韵。借此,可以看出林宽对高人行径的推崇之情,以及对离官洒脱之志的赞扬。此诗至于人们堪称佳品,其优美之处不言而喻。
林宽
简介
简介暂无
林宽
的其它诗歌
苦雨
哭造微禅师
献同年孔郎中
闻雁
送惠补阙
和友人贼后
长安即事
和周繇校书先辈省中寓直
送僧游太白峰
长安遣怀
曲江
关下早行
送升道靖恭相公分司
哭栖白供奉
塞上还答友人
少年行
送人归日东
寓兴
歌风台
终南山
华清宫
酬陈樵见寄
朱坡
寄省中知己
省试腊后望春宫
送人宰浦城
寄何绍馀
下第寄欧阳瓒
送李员外频之建州
送许棠先辈归宣州
穷冬太学
陪郑諴郎中假日省中寓直
送谢石先辈归宣州
送惠补阙诗句
诏下搜岩野
高人入竹林
长因抗疏日
便作去官心
清俸供僧尽
沧洲寄迹深
东门有归路
徒自弃华簪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