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神呪天龙等释义


【三宝】1.三种宝贵之物。《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此以慈、俭、不居先为德行的三宝。《六韬·六守》:“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此以农、工、商为国之三宝。《史记·赵世家》:“代马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亦非王有已。”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夫剑产於越,珠产江汉,玉产昆山,此三宝者,皆无足而至。”此分别以马、犬、玉或剑、珠、玉为物之三宝。2.(梵Triratna)佛教语。指佛、法、僧。《释氏要览·三宝》:“三宝,谓佛、法、僧。”三国吴康僧会《安般守意

【神呪】僧道等念以祈神消灾的咒语。《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少学道,妙通玄术……善诵神呪,能役使鬼神。”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曛暮之后,各司其务,隐士诵神呪,烈士按銛刀。”《元史·释老传·八思巴》:“﹝胆巴﹞过云州,语诸弟子曰:‘此地有灵怪,恐惊乘舆,当密持神呪以厌之。’”

【天龙】1.天上的龙。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於是天龙闻而下之。”宋王安石《化城阁》诗:“楞伽海中山,杳出霄汉上。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四向。”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法华经·序品》:“天龙恭敬,不以为喜。”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灵山在,八部天龙礼我言。”3.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经》卷上:“三名天龙,四名天马。”4.山名。在山西省太原县境。产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5.蜈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

【等】1.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2.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平~。~于。~同。~值。~量齐观。  3.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级。~次。~第。~而下之。  4. 特指台阶的级。  5. 种,类:这~事。  6.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尔~。  7.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地。  8. 候,待:~候。~待。  9. 待到:~我写完。  10. 同“戥”。

三宝神呪天龙等的用户点评


大悲观音栴檀像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