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百科
首页
>
宋词
>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
上一卷
下一卷
听
夜
水
已
别
樽
异
远
弟
晓
天
千
黄
青
尽
阑
村
断
语
罍
日
山
兄
别
黯
峰
大
玉
空
无
山
离
缠
饮
同
修
华
吾
淡
百
临
案
阶
寐
馆
肠
绵
散
归
水
发
家
、
嶂
·
雨
能
不
长
处
黄
知
宜
和
几
成
亭
叔
人
州
贺
许
句
暮
度
去
路
方
回
韵
送
伯
固
还
吴
中
黄大临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原文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注释
[伯固]苏坚,字伯固。[吴中]江苏吴县。[黄犬]用陆机黄犬传书典故。[松江]吴淞江,太湖支流,自湖东北经嘉定、上海、合黄浦江入海。[莫惊鸥鹭]用“鸥鹭忘机”的典故。[四桥]姑苏有四桥。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译文
我们相识有三年,日子如同做梦一般。如今你要去吴中故园,我有心打发黄狗随你身边。以便来来往往把相互的音信递传。如果到松江渡口时招呼渡船,不要惊动那里的白鹭双鸳,因为她们都是我旧时相识。有名的四桥我都看遍,足迹遍布那里的水水山山。如今我只能在五维的画中欣赏春天,常记王右丞的句,那些美丽的山山水水。我又穿上那件春天的衫,衫上还有小蛮作的针线,西湖的雨点,曾沾湿过这件衫。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赏析
这是首送人之作,作于公元1092年(元祐七年)。此词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就伯固之“归”,抒说自己之“归计”。 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整首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衰,情真意切,其意境绝非柳永“针线闲拈伴伊坐”(《定风波》)之类小儿女语所可比拟。“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词人春衫,岂非“天定许”吗?全词写词人思念朝云,写法婉曲,含蓄深沉。
黄大临
简介
简介暂无
黄大临
的其它诗歌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
七娘子
青玉案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诗句
千峰百嶂宜州路
天黯淡、知人去
晓别吾家黄叔度
弟兄华发
远山修水
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
别语缠绵不成句
已断离肠能几许
水村山馆
夜阑无寐
听尽空阶雨
可能你会感兴趣
度浮桥至南台
朝中措
朝中措
卜算子
钗头凤
剑门道中遇微雨
书愤
游山西村
孤雁儿/御街行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