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2. 喻极多:~物。~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 3. 极,很,绝对:~~。~幸。 4. 姓。 | ◎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里】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 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 4. 衣物的内层:被~。 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 6. 姓。
【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行縢】绑腿布。《诗·小雅·采菽》“邪幅在下”汉郑玄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阴赊貰,为兵作絳衣行縢。”宋陆游《夜话赠华师》诗:“犹能遍参在,为我买行縢。”清赵翼《亿生乞假南归》诗:“自是名流怜臭味,相思何日办行縢?”参见“行幐”。2.喻远行。明沉德符《野获编·神仙·仙姑避迹》:“嘉靖末年,上春秋高……乃遣御史姜儆、王大任,分行天下,求异人异书。而王得湖广,专以仙姑事属之,闻其行縢入岳州,乃嘱彼守令示意。”清程思泽《索炬叹》诗:“官符夜下鳩丁男,明日行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