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氓】民众,百姓。《战国策·秦策一》:“彼固亡国之形也,而不忧民氓,悉其士民,军於长平之下,以争韩之上党。”《晏子春秋·问上六》:“田野不修,民氓不安。”《淮南子·修务训》:“轻赋薄敛,以宽民氓。”汉王符《潜夫论·考绩》:“故能别贤愚而获多士,成教化而安民氓。”
【堕】◎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 ◎ 古同“隳”,毁坏。
【窳】1. (事物)恶劣,粗劣:~劣。~败(腐败;败坏)。~陋(粗劣,质量很差)。良~(优劣)。 2. 懒:~惰。 3. 瘦弱。
【怀】1. 思念,想念:~念。~旧。~乡。~古。缅~。 2. 包藏:~胎。心~鬼胎。胸~壮志。~瑾握瑜。~才不遇。 3. 胸前:~抱。抱在~里。 4. 心意:心~。胸~。正中(zhòng )下~。耿耿于~。 5. 安抚:~柔。 6. 归向,使降顺:“~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宽政】谓为政宽大,不苛刻。《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羈旅之臣,幸若获宥,及於宽政,赦其不闲於教训而免於罪戾,弛於负担,君之惠也。”《后汉书·王龚传》:“畅深纳敞諫,更崇宽政,慎刑简罚,教化遂行。”唐韩愈《寒食日出游》诗:“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隋炀帝横征暴敛,大兴兵役,课役法全被破坏,所谓宽政,无非是些具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