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羽鲜明疑振鹭释义


【毛】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  5. 不是纯净的:~利。~重。  6. 行动急躁:~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  8. 小:~病。~孩子。~~雨。  9. 货币贬值:钱~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  11. 姓。

【羽】1. 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  2.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  3.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猎。  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鲜】1.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果。~花。~嫩。新~。  2. 滋味美好:~美。~甜。这汤真~。  3. 有光彩的:~明。~亮。~艳。  4. 味美的食物:尝~。时~。  5.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海~。鱼~。  6. 〔~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7. 姓。 | ◎ 少:~为人知。屡见不~。

【明】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  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  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  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  6. 睿智:英~。贤~。~君。  7. 视觉,眼力:失~。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

【疑】1. 不信,猜度(duó):~惑。~问。~心。~团。~虑。~窦。~点。~端。猜~。怀~。半信半~。  2. 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案。~难。~义。存~。 | 1. 安定,止息。  2. 古同“拟”,比拟。

【振鹭】《诗·周颂·振鹭》:“振鷺于飞,于彼西雝。”孔颖达疏:“言有振振然絜白之鷺鸟往飞也……美威仪之人臣而助祭王庙亦得其宜也。”又《鲁颂·有駜》:“振振鷺,鷺于下。”毛传:“鷺,白鸟也,以兴絜白之士。”郑玄笺:“絜白之士羣集於君之朝。”后因以“振鷺”喻在朝的操行纯治的贤人。宋王禹偁《送郝校书从事相州》诗:“金臺莫作多时计,非久应归振鷺行。”明高启《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诗:“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鷺多。”参见“振振”。

毛羽鲜明疑振鹭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