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讶】1. 惊奇,奇怪:~然。~异。惊~。 2. 同“迓”,迎接。
【经】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 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 5. 通过:~过。~历。~验。~手。~办。
【冬】1. 一年中的第四季:~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天。~眠。 2. 姓。 3. 象声词,敲鼓声:战鼓~~。
【润】1. 不干枯,湿燥适中:湿~。~泽。滋~。 2.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肠。~滑。浸~。 3. 细腻光滑:光~。滑~。珠圆玉~。 4. 使有光泽,修饰:~饰。~色。 5. 利益:利~。分~。 6. 以财物酬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