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髯】“龙髥”。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唐李峤《汾阴行》:“自从天子向秦关,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清顾炎武《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清叶方蔼《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诗:“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
【忽】1.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2.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堕】◎ 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 | ◎ 古同“隳”,毁坏。
【幸】1. 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运。侥~。~存。~免。~未成灾。 2. 福气:~福。荣~。 3. 高兴:庆~。欣~。~甚。 4. 希望:~勿推却。~来告语之。 5. 宠爱:宠~。得~。 6. 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巡~。 7. 姓。
【逃】1.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跑。~敌。~匿。~遁。~逸。 2.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避。~难(nàn )。~汇。~税。~世(避世)。 典
【生】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 2. 造出:~产。 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 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 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