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洶涛翻忽渺漫释义


【浪】1.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  2.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  3.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涛】1. 大波浪:波~。浪~。惊~骇浪。  2. 像波涛的声音:松~阵阵。 典

【翻】1.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车。~卷。~滚。~腾。~工。~阅。~身。~地。~修。~建。~改。~脸。人仰马~。~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2. 数量成倍的增加:~番。  3. 越过:~越。  4. 飞。

【忽】1.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2.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渺漫】1.广远;幽长。唐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唐高适《东征赋》:“连山鬱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明高濂《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捫壁,直上层峦。”2.模糊;虚幻。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渺漫,熟覩其际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绵》:“梨云梦渺漫,柳絮春零乱。”清抟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上:“《盘古坟诗》:‘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3.稀少;消失。唐唐彦谦《无题》诗之五:“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鸞信渺漫。

浪洶涛翻忽渺漫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