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1. 动作已经完了:~往不咎。~而。 2. 已经:~成事实。~定。 3.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快又好。 典
【修政】1.修明政教。《管子·大匡》:“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於诸侯矣。”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然御戎上策,莫先自治,愿修政以应天道。”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按顺治元年,修政立法,西洋人汤若望,进浑天球一座。”2.治理,统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闕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紂之国……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而】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悦】1. 高兴,愉快:喜~。愉~。和颜~色。心~诚服。取~于人。 2. 使愉快:~耳。赏心~目。 3. 姓。 典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越问·良牧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