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百科
首页
>
唐诗
>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上一卷
下一卷
早
知
一
十
独
清
石
见
陆
和
晚
君
簪
洞
夜
晨
房
说
龟
袭
东
便
秋
飞
空
自
无
身
蒙
美
骑
入
发
精
吟
削
侣
轻
寄
白
悬
未
应
碧
灵
共
鹤
题
鲤
珠
曾
遍
落
香
云
不
镜
鱼
会
梳
吸
书
柹
居
如
岩
周
尊
师
所
居
陆龟蒙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原文
见说身轻鹤不如,石房无侣共云居。清晨自削灵香柹,独夜空吟碧落书。十洞飞精应遍吸,一簪秋发未曾梳。知君便入悬珠会,早晚东骑白鲤鱼。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有人认为是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 第三种说法理由有五:一是北伐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词中经常有所流露。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岳飞自幼时习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根据第三种说法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潇潇雨歇”。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有一次,慧远与来访的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谈得投机,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后山的神虎立刻就长吼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个文坛佳话,称为“虎溪三笑”,一直流传至今。由于此虎是守寺护僧之神,因此在虎溪桥畔有一头石虎怒目而视凭栏而踞。了解了虎溪桥畔的神虎和这则典故,就很容易看出,岳飞看着秋雨中威武不屈的石虎触景生情,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护国看家的神虎,眼看着赵构们“越界”而“仰天长啸”,这才有后面的“饥餐胡虏肉”和“渴饮匈奴血”之词。 《满江红》的词韵隐藏着其诞生地点的第二个秘密。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东林寺时有一首诗,名为《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李白写诗是抒怀,岳飞作词也是抒怀,而且《满江红》正是步了《庐山东林寺夜怀》的韵,特别是“阙”、“月”和“歇”这三个押韵的字都是来自李白的诗。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满江红》中有“壮怀”与“壮志”。按理说,同一首诗词中用两个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较少见。但李白的诗却有“天香”与“天乐”。两个“壮”对两个“天”,显然绝非巧合。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满江红》的“天阙”也应该是受到了李白两个“天”的影响。 李白在东林寺还写过另一首诗,名为《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满江红》中也可以看出追随这首诗的痕迹。“凭栏处”正是“送客处”的模仿,“长啸”无疑是“猿啼”的翻版。《满江红》中的神虎精神更是与李白“过虎溪”的畏惧形成鲜明比照。 “朝天(金)阙”。此句隐藏着解读《满江红》诞生地点的第三个秘密。此句自《满江红》现世以来从未见有人作出过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不了解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东林寺的典故。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相传慧远初到庐山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 有了这则典故和前述的铺垫,此句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在功成之日再来朝拜东林寺的“神运宝殿”,因为神是天神,“神运宝殿”就象征着天上的宫阙。岳飞自比神虎,理当朝拜天阙。 还要解释一下,此句为何历来有“天”与“金”二说。很可能岳飞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满江红》之际,于最后收笔时有了点犹豫。他先用了“金”字,当然决不是朝拜皇帝的金銮宝殿,而是朝拜金碧辉煌的神运宝殿。岳飞在诗词中把佛像称为“金仙”,如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中的“陪僧僚谒金仙”。毕竟是身在佛寺,理当朝拜佛祖金身。但岳飞继而又改为“天”字,一来以避深恶痛绝的“胡虏”之“金”,二来受李白的影响以映衬东林寺神运宝殿的典故,三来更能暗合自比的神虎形象。由于“天”与“金”在词中的基本含义相通,就不能排除岳飞原作中的修改,而抄者忠于 原词照录的可能。由于后来者在誊抄或刻录时只能二选其一,于是有了“朝天阙”与“朝金阙”两种版本。 《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对《满江红》的上述破解,终于使人看到了岳飞真实的内心世界。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赏析
岳飞工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陆龟蒙
简介
简介暂无
陆龟蒙
的其它诗歌
白莲
别离
和袭美春夕酒醒
新沙
怀宛陵旧游
冬柳
离骚
报恩寺南池联句
开元寺楼看雨联句
寒夜联句
句
寒日古人名
和袭美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
和袭美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
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
闲居杂题五首。饮岩泉
闲居杂题五首。当轩鹤
闲居杂题五首。松间斟
闲居杂题五首。野态真
闲居杂题五首(以题十五字离合)。鸣蜩早
齐梁怨别
和胥口即事
叠韵吴宫词二首
双声溪上思
回文
叠韵山中吟
晓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袭美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入声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声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上声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去声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入声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上声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去声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声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
彼农二章
井上桐
门前路
水国诗(以下杂体诗)
题杜秀才水亭
翠碧
开元杂题七首。汤泉
开元杂题七首。雪衣女
开元杂题七首。绣岭宫
开元杂题七首。杂伎
开元杂题七首。舞马
江边
帘
开元杂题七首。玉龙子
开元杂题七首。照夜白
峡客行
谢山泉
洞宫夕(一作华阳观)
访僧不遇
春思二首
答友人
偶作
太湖叟
白鹭
溪行
方响
华阳巾
钓车
漉酒巾
松石晓景图
连昌宫词二首。阶
连昌宫词二首。门
洞宫秋夕
寄远
邺宫词二首
古别离
高道士
蔬食
新秋杂题六首。坐
新秋杂题六首。吟
新秋杂题六首。食
新秋杂题六首。倚
新秋杂题六首。行
上云乐
新秋杂题六首。眠
山僧二首
范蠡
丁香
种蒲
闺怨
吴宫怀古
送琴客之建康
忆山泉
白芙蓉
严光钓台
读陈拾遗集
晚渡
赠老僧二首
岛树
头陀僧
寄友人
秋荷
有别二首
病中晓思
送友人之湖上
寒日逢僧
上清
汉宫词
送棋客
溪思雨中
江城夜泊
宫人斜
景阳宫井
秘色越器
闲吟
和袭美友人许惠酒以诗征之
闻圆载上人挟儒书洎释典归日本国,更作一绝以送
石竹花咏
移石盆
和同润卿寒夜访袭美各惜其志次韵
和袭美寒夜文宴润卿有期不至
忆白菊
和袭美酒病偶作次韵
和袭美悼鹤
和醉中袭美先起次韵
和袭美咏皋桥
奉和谏议酬先辈霜菊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子规一首
再招
玩金鸂鶒戏赠袭美
文宴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一绝寄之
润卿遗青z3饭兼之一绝,聊用答谢
醉中戏赠袭美
和袭美重玄寺双矮桧
再和次韵
袭美醉中寄一壶并一绝,走笔次韵奉酬
和袭美初冬偶作
和袭美寄同年韦校书
和袭美钓侣二章
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戏题袭美书印囊
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
袭美初植松桂偶题
和胥门闲泛
和袭美重题后池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浮萍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和袭美重题蔷薇
和袭美木兰院次韵
和袭美泰伯庙
和袭美松江早春
和袭美女坟湖(即吴王葬女之所)
和袭美春夕陪崔谏议樱桃园宴
木兰堂(一作李商隐诗)
夜泊咏栖鸿
早行
北渡
别墅怀归
野井
南征
自遣诗三十首
陌上桑
江南曲五首
子夜变歌三首
子夜警歌二首
子夜四时歌。冬
大子夜歌二首
子夜四时歌。秋
乐府杂咏六首。金吾子
子夜四时歌。春
子夜四时歌。夏
乐府杂咏六首。孤烛怨
乐府杂咏六首。花成子
乐府杂咏六首。月成弦
乐府杂咏六首。东飞凫
乐府杂咏六首。双吹管
风人诗四首
芙蓉
春思
早春
怀仙三首
秋思三首
山阳燕中郊乐录
偶作
有示
寄南岳客乞灵芜香
对酒
大堤
金陵道
古态
残雪
夕阳
洞房怨
江行
巫峡
归路
南塘曲
黄金二首
寄远
庭前
杂兴
雁
古意
春晓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
筑城词二首
寄怀华阳道士
中元夜寄道侣二首
王先辈草堂
伤越
新定陪太守一百五夜南馆玩月
归雁
和袭美褚家林亭
和袭美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袭美留振文宴龟蒙抱病不赴猥示倡和因次韵酬谢
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
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
和袭美醉中即席赠润卿博士次韵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
和袭美先辈悼鹤
和袭美寄广文先生
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
袭美将以绿罽为赠因成四韵
和袭美寄怀南阳润卿
送董少卿游茅山
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南阳广文博士还雷平后寄
和袭美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
和袭美腊后送内大德从勖游天台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
和袭美为新罗弘惠上人撰灵鹫山周禅师碑送归诗
送润卿还华阳
和袭美冬晓章上人院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
寒夜文宴得惊字
和袭美寄毗陵魏处士朴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
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
和访寂上人不遇
秋夕文宴(得成字)
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三首
和袭美赠南阳润卿将归雷平
秋赋有期因寄袭美(时将主试贡士)
病中秋怀寄袭美
早秋吴体寄袭美
寄茅山何威仪二首
严子重以诗游于名胜间旧矣余晚于江南相遇甚乐…之和
算山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
白鸥诗
奉和袭美伤史拱山人
奉和袭美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
奉和袭美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奉和袭美醉中偶作见寄次韵
奉和袭美宿报恩寺水阁
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
奉和袭美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
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
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顷自桐江得一钓车以袭美乐烟波之思因出以为玩…酬答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
以竹夹膝寄赠袭美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奉和夏初袭美见访题小斋次韵
奉和袭美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次韵
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
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
看压新醅寄怀袭美
奉和袭美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
奉和袭美开元寺佛钵诗
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次韵
新夏东郊闲泛有怀袭美
和袭美送孙发百篇游天台
奉和袭美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
蔷薇
同袭美游北禅院(院即故司勋陆郎中旧宅)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闻袭美有亲迎之期因以寄贺
袭美以巨鱼之半见分因以酬谢
奉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次韵
润州江口送人谒池阳卫郎中
润州送人往长洲
京口
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因代书寄之
次和袭美病后春思
袭美以鱼笺见寄,因谢成篇
徐方平后闻赦因寄袭美
奉和袭美卧疾感春见寄次韵
偶掇野蔬寄袭美有作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春雨即事寄袭美
袭美病中闻余游颜家园见寄,次韵酬之
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奉和袭美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次韵
奉酬袭美病中见寄
奉和袭美病孔雀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
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
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
奉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
酬袭美见寄海蟹
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
奉和袭美见访不遇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
和袭美扬州看辛夷花次韵
奉和袭美吴中言情见寄次韵
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
小雪后书事
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
和袭美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次韵
寄淮南郑宝书记
别墅怀归
中秋待月
重忆白菊
寄吴融
独夜
闲书
新秋月夕,客有自远相寻者,作吴体二首以赠
䴔䴖
二遗诗
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谨和谏议罢郡叙怀六韵
送宣武从事越中按狱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寄茅山何道士
丹阳道中寄友生
京口与友生话别
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
自和次前韵
江墅言怀
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次韵
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
立春日
中秋夜寄友生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
又次前韵酬广文
送延陵张宰
送人罢官归茅山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
奉和袭美初冬章上人院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又酬次韵
奉酬袭美秋晚见题二首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乌龙养和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尊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顶杖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太湖砚
四明山诗。樊榭
四明山诗。潺湲洞
四明山诗。青棂子
四明山诗。鞠侯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五泻舟
四明山诗。鹿亭
秋热
村中晚望
四明山诗。石窗
四明山诗。过云
四明山诗。云南
四明山诗。云北
萤诗
问吴宫辞
祝牛宫辞
迎潮送潮辞。迎潮
迎潮送潮辞。送潮
战秋辞
句曲山朝真词二首。送真
句曲山朝真词二首。迎真
弩俞
吴俞儿舞歌。矛俞
吴俞儿舞歌。剑俞
小鸡山樵人歌
庆封宅古井行
赓歌
鹤媒歌
紫溪翁歌
丁隐君歌
五歌。食鱼
五歌。雨夜
五歌。刈获
五歌。水鸟
五歌。放牛
江湖散人歌
置酒行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鼎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瓯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煮茶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灶(《经》云茶灶无突)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舍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籝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笋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
添酒中六咏。酒杯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坞
添酒中六咏。酒枪
添酒中六咏。酒船
添酒中六咏。酒瓮
添酒中六咏。酒龙
添酒中六咏。酒池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乡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城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尊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旗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楼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垆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篘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床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泉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星
樵人十咏。樵风
樵人十咏。樵火
樵人十咏。樵歌
樵人十咏。樵径
樵人十咏。樵斧
樵人十咏。樵担
樵人十咏。樵子
樵人十咏。樵叟
樵人十咏。樵家
樵人十咏。樵谿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箬笠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背蓬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蓑衣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钓矶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渔庵
渔具诗。笭箵
渔具诗。药鱼
渔具诗。舴艋
渔具诗。种鱼
渔具诗。qF(吴人今谓之丛)
渔具诗。沪(吴人今谓之簖)
渔具诗。鸣桹
渔具诗。叉鱼
渔具诗。射鱼
渔具诗。鱼梁
渔具诗。钓筒
渔具诗。钓车
渔具诗。罩
渔具诗。罱
江南曲
渔具诗。网
婕妤怨
挟瑟歌
鸣雁行
短歌行
惜花
纪梦游甘露寺(寺在京口北固山上)
引泉诗(睦州龙兴观老君院作)
南泾渔父
孤雁
记事
村夜二篇
赠远
次幽独君韵
美人
感事
素丝
杂讽九首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石板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崦里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太湖石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圣姑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销夏湾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上真观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孤园寺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投龙潭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练渎(一云吴王开以练兵)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明月湾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桃花坞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缥缈峰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以毛公泉献大谏清河公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毛公坛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雨中游包山精舍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入林屋洞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晓次神景宫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入太湖
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
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鹤屏
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新竹
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小桂
奉和袭美公斋四咏次韵。小松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补沈恭子诗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
次追和清远道士诗韵
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用伸酬谢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和袭美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诗句
见说身轻鹤不如
石房无侣共云居
清晨自削灵香柹
独夜空吟碧落书
十洞飞精应遍吸
一簪秋发未曾梳
知君便入悬珠会
早晚东骑白鲤鱼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