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1. 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龟藏】将占卜所用龟甲珍藏起来。《史记·龟策列传》:“略闻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去之,以为龟藏则不灵,蓍久则不神。至周室之卜官,常宝藏蓍龟。”南朝梁元帝《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龟藏踰啟筮,鲁史冠春卿。”2.见“龟藏六”。典
【缩】1. 向后退,往回收:退~。畏~。~手(喻不敢再做下去)。~手~脚(喻做事顾虑多,不大胆)。 2. 由大变小,由长变短:收~。伸~。压~。~减。~小。~编。~微(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极小的胶卷复制品)。 3. 捆束:“~版以载”。 4. 直,理直:“自反而~,虽千万人,吾往矣”。 5. 滤酒去渣:~酒。 | 1. 〔~砂密〕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棕色,亦称“缩砂”。种子入中药,称“砂仁”。 2. (縮)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支床】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嶠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牀,和哭泣备礼。”2.语出《史记·龟策列传》。后用作典故。唐王维《春日上方即事》诗:“鳩形将刻杖,龟壳用支牀。”此喻养生延年。清顾炎武《过朝邑王处士建常》诗:“黄鵠山川意,相随万里翔。谁能三十载,龟壳但支牀?”此喻守志不移。参见“支牀有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