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死母亡家濩落释义


【公】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  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  7. 雄性的:~母。~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  9.

【死】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  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  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  4. 无知觉:睡得~。  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  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  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  8. 极,甚:乐~人。

【母】1. 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  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  3. 雌性的,与“公”相对:~鸡。  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国。~校。~音(元音)。  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子~扣。  6. 姓。

【亡】1. 逃:逃~。流~。  2. 失去:~佚。~羊补牢。  3. 死:伤~。死~。  4. 灭:灭~。~国奴。救~。兴~。 | ◎ 古同“无”,没有。

【家】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3. 居住:“可以~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  8. 学术流派:儒~。法

【濩落】。引申谓沦落失意。唐韩愈《赠族姪》诗:“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唐王昌龄《赠宇文中丞》诗:“僕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宋苏轼《欲就蒜山松林中卜居》诗:“我材濩落本无用,虚名惊世终何益?”沉砺《感怀》诗之四:“莫更生涯嗟濩落,天津桥畔有啼鹃。”

公死母亡家濩落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