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窥】从高处往下看。宋苏轼《游惠山》诗之一:“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
【溟渤】溟海和渤海。多泛指大海。南朝宋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诗:“筑山拟蓬壶,穿池类溟渤。”唐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明袁宏道《答蹇督抚》:“唯是溟渤之大,不让渗潢;以兹沙石之顽,得效礱礪。”清唐孙华《寄题三贤祠》诗:“江夏今儒宗,词源倾溟渤。”
【正】1. 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
【澄澹】1.水深广貌。《文选·郭璞<江赋>》:“澄澹汪洸,瀇滉囦泫。”李善注:“皆水深广之貌。”2.明净貌。唐皎然《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诗:“澄澹秋水影,用为字人心。”宋苏舜钦《和菱磎石歌》:“凉泉下照嘉树阴,翠影澄澹留烟云。”清陈维崧《庆春宫·秋晓》词:“初阳澄澹堪惊,纔漾庭柯,旋映帘旌。”3.清静淡泊。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緻,格在其中,岂妨於遒举哉。”宋苏舜钦《送韩三子华还家》诗:“襟怀两澄澹,炯炯抱明玉。”清刘大櫆《记杨节妇陆氏事》:“陆氏性澄澹,喜佛法,平居不事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