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季良

赋得琢玉成器

赋得琢玉成器

赋得琢玉成器评点


《赋得琢玉成器》是叶季良先生创作的一首优美的诗篇。诗中描绘了一块琢磨精致的玉石,在匠人巧手的雕琢下,逐渐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文风,诗人真切地表达了对琢玉过程的赞美和对匠人技艺的崇敬之情。诗人以“片玉寄幽石,纷纶当代名”的形象入题,将琢玉的初成比作一块寄托着玉石形态的原石,具有纷纷扬扬、当代文人显赫之意。接着,诗中荆人首次奉献出场,为后文的琢玉过程起到铺垫作用。荆人的出现引发了良匠琢玉的初成,现场寒光闪烁、晚色明亮,生动地描绘出琢玉过程中的冰冷、明亮的细节。而雅容的更澈、余响的扣弥清,则是对琢玉艺术品的细致品评,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审美效果,也暗示了良匠的高超技艺。而后,“自与琼瑶比,方随掌握荣。因知君有……”,揭示了诗人把这种琢玉过程比拟为琼瑶玉的成就,匠人的荣耀与琢玉的成功息息相关。而“因知君有……”则以崇敬之情留下悬念,给读者留下对琢玉匠人的进一步赞美的空间,也增加了诗篇的深度和余韵。总的来说,叶季良《赋得琢玉成器》通过对琢玉过程的描写,展现了匠人的高超技艺和琢玉艺术的美感。以古拙优雅的文风和流畅自然的韵律,表达了对琢玉过程的赞美和对匠人技艺的崇敬。通过真切的描写和精致的诗句,使读者仿佛置身在琢玉场,感受到了琢玉过程中的美妙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