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1.用箭系书射送。汉王充《论衡·超奇》:“是故鲁连飞书,燕将自杀。”《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2.指疾速传送文书。《晋书·乐志下》:“吴人放命,冯海阻江。飞书告諭,响应来同。”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文静飞书迎文皇看棋。”3.紧急的文书。《后汉书·五行志一》:“光武崩,山阳王荆哭不哀,作飞书与东海王,劝使作乱。”郭希仁《从戎纪略》:“一面草飞书进省请兵,又派人持大令迎促西来援兵。”4.匿名信。《后汉书·梁松传》:“四年冬,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李贤注:“飞
【肯】1. 许可,愿意:首~(点头答应)。 2. 骨头上附着的肉:~綮(qīng )(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喻言论正中要害)。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招】1. 打手势叫人来:~唤。~呼。~手上车。 2.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集。~收。~纳。~贤。~聘。~兵买马。 3. 应接:~待宾客。 4. 引来:~惹。~引。~揽。~致。 5. 承认自己的罪行:~供。~认。不打自~。 6. 同“着”。 7. 摇动:~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