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1.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姓。
【岱宗】1.即泰山。泰山旧谓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孔传:“岱宗,泰山,为四岳所宗。”唐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清唐孙华《东岳宙》诗:“岱宗首羣岳,巖巖镇鲁疆。”2.古代谓人死后灵魂归泰山。故以岱宗指死亡。《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常恐游岱宗,不復见故人。”李善注引《援神契》:“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南朝宋鲍照《松柏篇》诗:“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西】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 3. 姓。
【汾脽】见“汾阴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