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
【词】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 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 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宗伯】1.官名。周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郑玄注:“宗伯,主礼之官。”《国语·郑语》“以佐尧者也”三国吴韦昭注:“秩宗之官,於周为宗伯,汉为太宰,掌国祭事。”唐皎然《赠李中丞洪》诗:“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安知七十年,一朝值宗伯。”宋苏轼《三马图赞》:“西蕃有贡骏马汗血者,有司以非入贡岁月,留其使与马於边。之奇为请乞不以时入事
【雄】1. 阳性的,与“雌”相对:~性。~鸡。~狮。~蕊。~蜂。 2. 强有力的:~壮。~健。~伟。~厚。~浑。~劲。~奇。~踞。~视。~姿。~心。~关。~图。~辩。~才大略。 3. 强有力的人或国家:~杰(a.才能出众的人;b.才能出众)。~俊。英~。枭~。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