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溜】1.亦作“石留”。指贫瘠多石之地。《战国策·韩策一》:“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晋左思《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明王志坚《表异录》卷二:“石留,言大地多石,如人之有留结也。”2.亦作“石霤”。岩石间的水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丰周瓢饮,似是栖游隐学之所。”唐王维《栾家濑》诗:“颯颯秋雨中,浅浅石溜泻。”宋苏辙《万杉寺》诗:“涓涓石溜供厨足,矗矗山屏遶寺开。”明周履靖《锦笺记·泛月》:“试听殿铃隐隐,石溜潺潺,总把游情逗。”闻一多《祈祷》诗:
【溅】◎ 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水花飞~。 | ◎ 见“浅2”。
【棋】◎ 文娱项目的一类,亦特指“棋子”:象~。围~。~盘。~道。星罗~布。举~不定(喻拿不定主意)。
【湿】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