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南朝梁萧统《答晋安王书》:“殽核坟史,渔猎词林。”2.词坛。宋范公偁《过庭录》:“许昌郭挺元杰,从李方叔学,久蒙训导。方叔死,挺有挽诗云:‘憔悴词林失俊英,已应精爽在蓬瀛。’”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吾乡公文介公鼐,万历中,为词林宿望,诗文淹雅,絶句尤工。”金婉《为外录<词林正韵>毕书后》:“后此词林增善本,四声堪证宋名贤。”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宋王应麟《玉海·圣文五·康定赐翰林飞白书》:“至和元年九月,王洙为学士,仁宗尝以涂金龙水牋为飞白‘词林’二字赐之。
【合】1.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 2. 聚集:~力。~办。~股。~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 4.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家欢乐。 6. 计,折算:~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跨】1. 抬腿向前或向旁移动越过,迈过:~进。~入。~度。 2. 骑,两脚分在器物的两边坐着或立着:~马。小孩~着门槛。 3. 超过时间或地区之间的界限:~越。~年度。~国公司。 4. 附在旁边:~院。 5. 古同“胯”。
【鳌】◎ 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方言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