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百科
首页
>
唐诗
>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
上一卷
下一卷
东
从
在
感
小
志
迢
回
乃
已
归
征
悠
况
大
时
犹
尚
怀
肃
薛
初
归
此
道
时
人
士
迢
首
验
经
流
鸟
悠
是
道
移
思
想
古
徒
据
去
知
适
非
惟
皆
不
间
望
松
霜
不
无
旌
疾
竟
多
巢
文
独
辞
郡
几
乐
怨
责
自
伤
云
城
柏
雪
停
返
旆
风
谁
谗
父
王
凄
汝
斋
年
土
天
己
妍
物
烟
邑
坚
下
川
翼
悬
起
传
巧
贤
化
然
颍
书
怀
(
一
作
初
去
郡
书
情
)
薛据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原文
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评点
薛据的《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一诗,以古拙优雅之风,表达出他因离乡别井而感怀古人兴亡之事,彰显了他对文化传承的渴望。这首诗中运用了多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时代变迁与个人心境的落寞之感,给人以深思。诗中,薛据以“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开篇,表明自己告别家乡的离愁别绪。他以古文王、巢父的伟业为榜样,思索着如何继承才能发扬国家文化,以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以此表示对古人智慧与贤能的敬慕之情。而在现实中,薛据感叹时光流转,世道变迁,众多谗言与阴谋小人层出不穷,“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此处言辞中带有一丝无奈之情,表达出他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对正确道德观念的担忧。诗人微妙地借用了自然景观来衬托出社会的乱象。“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通过描绘狂风席卷的景象,寓意着战乱时代的苦难和飘摇不定的社会现实。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则暗示着社会进入动荡期,失去了和平与安稳。最后,诗人以“已经霜雪......”作收,意味着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与忧虑。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人事的无常。整首诗表达了薛据对时代变迁的忧虑,对文化传承的期望与向往。他以古拙的文言文叙述,融入古人典故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优雅与温婉之美。诗中插入了几个白话文的繁体字,以增加一些现代气息,更贴近当下的语境,使整首诗在古拙之美中也流露出一丝时代的风采。综上所述,薛据的《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以其古拙优雅之风,通过对古人兴亡事迹的思维回忆和对当时时代的反思呈现,表达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社会动荡的忧虑。这首诗因其高超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内涵而令人赞叹,并引发人们对过去和现实的思考。之乎者也兮!
薛据
简介
简介暂无
薛据
的其它诗歌
早发上东门(一作綦毋潜诗,题作落第后口号)
句
古兴
题丹阳陶司马厅壁
泊震泽口
出青门往南山下别业
题鹤林寺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
西陵口观海
登秦望山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一作綦毋潜诗)
古兴
怀哉行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诗句
东归知几年
从此适乐土
在道非怨天
感时惟责己
小人皆自妍
志士不伤物
迢迢间云烟
回首望城邑
乃验松柏坚
已经霜雪下
归流不停川
征鸟无返翼
悠悠旌旆悬
况是疾风起
大道竟谁传
时移多谗巧
犹思巢父贤
尚想文王化
怀古独凄然
肃徒辞汝颍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