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奏箫鼓释义


【春秋】秋chūnqiū(1)[ayear]∶一年,四季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age]∶年龄(3)[theSpringandAutumnPeriod]∶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4)[theSpringandAutumnAnnals]∶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典

【奏】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曲。  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疏。~折。~本。~对。  3. 呈现,取得:~效。~功。~捷(取得胜利)。大~奇功。 典

【箫鼓】泛指乐奏。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明王玉峰《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清昭槤《啸亭续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福海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唐李白《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春秋奏箫鼓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