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ChángJiāng[ChangjiangRiver;YangtzeRiver]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典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鱼书】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唐韦皋《忆玉箫》诗:“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明无名氏《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陇外鱼书无有。”柯灵《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2.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宋陆游《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小住奉鱼书。”明张
【至】1. 到:~此。自始~终。从古~今。~于。以~。甚~。 2. 极、最:~少。~亲。~交(最相好的朋友)。~诚。~高无上。~理名言。 典
青春之光
将这个诗句融入三峡大坝的环境下,寄托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深浓怀念。
九华山渡
《桃花源记》中曾有过“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想法,可胜简单而幸福之生活令人妄想。当然,现实并不如此。独居山林不过是从现实中的繁琐中逃离。我们仍需面对现实的生产生活方式。
芽月喵葬花灬
诗句深情而具有魅力,它表达出对于大自然生态环境的情感与思考。
美味的香蕉可乐
长江不仅仅属于中国,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之一。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担负着保护好它的任务。用杨万里的词借题发挥,相信所有的人都会感受到,应该向自然致敬的同时,更应该学会保护自然。
流云之境
万里之词,发人深省。长江为国之母亲,素有“川流不息、涓涓不绝”之美誉。然而时至今日,鱼群不再繁荣,河水污染渐渐严重。寓意深刻,折射了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