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拄杖。也称杖策。三国魏曹植《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仇兆鳌注:“慈水姜氏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唐白居易《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公(司马光)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清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相随】“相隋”。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马烽《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讨】1. 查究,处治:检~。 2. 征伐,发动攻击:~伐。声~(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3. 研究,推求:研~。探~。 4. 索取:~还(huán)。 5. 求,请求:~教(jiào )。~饶。 6. 惹:~厌。~人喜欢。 7. 娶:~老婆。
【涧】◎ 山间流水的沟:溪~。山~。 网
【源】1. 水流所从出的地方:河~。泉~。发~。~远流长。~头。 2. 事物的根由:来~。资~。渊~。能~。起~。策~地。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