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滉为人廉勤,精於簿领。”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阿英《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簿领书”。《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刘良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侵寻】亦作“侵潯”。渐进,渐次发展。《史记·孝武本纪》:“是岁,天子始巡郡县,侵寻於泰山矣。”裴骃集解引晋灼曰:“遂往之意也。”司马贞索隐:“小颜云:‘浸淫渐染之义。’盖寻淫声相近,假借用耳。”汉司马相如《大人赋》:“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宋叶适《胡尚书奏议序》:“自古贤人君子,进常艰,退常易,富贵有节,无侵寻之求。”明归有光《乞致仕疏》:“见今病势侵寻,不能前迈,伏乞圣恩,容臣休致。”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中华民国成立八年,变乱侵寻,迄无寧岁,中间经改易国体者两次,违宪解散国会者两次。”参见
【地】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10. 底子:质~。 |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