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滉为人廉勤,精於簿领。”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阿英《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簿领书”。《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刘良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埋】1. 葬:~葬。 2.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地雷。 3. 隐藏:~没(mò)。~伏。~头。隐姓~名。 | ◎ 〔~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怨”读轻声)。
【头】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8. 首领:~子。~目。 9. 方面:他们是一~的。 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一
【课】1.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 2. 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 3.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 4.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 5. 使交纳赋税:~税。~役。 6. 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会计~。 7. 迷信占卜的一种:起~。 典网
【铢】1.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两(极轻微的分量)。锱~(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喻极微小的数量)。~积寸累(lěi )(喻一点一滴地积累)。 2. 不锋利:~钝。
【粒】1. 成颗的东西,细小的固体:米~。盐~。颗~。~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子”读轻声;b.指“基本粒子”,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 2. 量词,多指颗粒状的东西:一~米。一~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