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禅不动即如如释义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禅】1. 佛教指静思:坐~。参(cān)~。~心。~机(佛教禅宗启发门徒悟道时使用的隐语、比喻以及带有暗示性的动作等)。~宗。~定。  2. 特指佛教的:~师。~杖。~林。~堂。 | 1. 帝王的祭地之礼:封~。  2. 帝王让位给别人:~位。~让。受~。  3. 事物更(gēng )代。 典

【动】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

【即】1. 就是:知识~力量。  2. 当时或当地:~日。~刻。~席。~景。在~。~兴(xìng )。  3. 就,便:黎明~起。  4. 假如,倘若:~使。~便(biàn )。~或。~令。  5. 靠近:不~不离。  6. 到,开始从事:~位。

【如如】佛教语。谓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体。如,理的异名。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三:“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唐慧能《坛经·行由品》:“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唐李邕《岳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2.佛教语。指永恒存在的真如。唐白居易《读禅经》诗:“摄动是禪禪是动,不禪不动即如如。”宋苏轼《浊醪有妙理赋》:“如如不动而体无碍,了了常知而心不用。”3.佛教语。引申为永存,常在。唐贾岛《寄无得头陀》诗:“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西游记》第九九回:“丹成识得本来

不禅不动即如如的用户点评


冒险家

2024-07-09 22:27:26

然此诗又示人须舍正修禅之念,而动静自然。非动即如如,亦非不动即如如,故谓之「不禅不动即如如」。不沉溺于枯燥之禅学,又不陷于俗事之浊泥,才可领略天然之如如境界。

独自流浪

2024-07-09 11:45:00

斯诗言「不禅不动即如如」,言中旨偏。学者谓禅为「思绪无所依附」,动即无滞。是以不沉于禅者,不得见如如风景。动即如如,意蕴深邃,其涵若秋水,清澈透明。

人生感叹

2024-07-07 10:05:12

不禅不动即如如,言谛兮。不涉世相,不被执念所困,动静自如,处处皆是如如。如如之境,神清气爽,真乃心之至境也。

Gentleman

2024-07-04 19:29:53

然如如境界,非轻易言尽。在于心性清净,无所执念,方能领悟。动静皆自如,无所适从。若修禅于定众,又存执念,岂谓之如如乎?

七彩斑斓的泡泡

2024-06-17 23:57:15

此句诗言简意赅,表达了对于心境平和的追求。不被外界纷扰所惑,却又不是完全无动于衷。如如之境,不偏不倚,处心静处,充满着内心的力量和平和。这种淡定与坚定相结合的境界,正是值得我们倾心追寻的至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