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卷一-北东园笔录初编
卷一
◎阿文勤公
吾乡伊墨卿太守秉绶在刑部日,以宽恕称。有后进请教者,必举阿文成公故
事告之。当文成公末贵时,其父阿文勤公克敦方燕居。文成侍立,文勤仰而若有
思,忽顾文成曰:“朝延一旦用汝为刑官治狱,宜何如?”文成谢未习,公曰:
“固也,姑言其意。”文成曰:“行法必当其罪,罪一分,与一分法,罪十分,
与十分法,无使轻重。”公大怒,骂曰:“是子将败我家,是当死”。遽索杖。
文成惶恐叩头谢曰:“惟大人教戒之,不敢忘。”公曰:“噫,如汝言,天下无
全人矣。夫罪十分,治之五六已不能堪,而可尽耶?且一分之罪,尚足问耶?”
其后文成长刑部,屡为诸曹郎述之,太守盖面受其说云。按文成之子那文毅公彦
成,家大人受知师也。其长刑部日,家大人以军机会审事常到部,每侍淡之。项
文毅曾以此语相勖,故余亦得转闻其详。庭训、官箴一以贯之,宜其柱石相承,
簪缨未艾矣。又闻家大人曰:“乾隆年间有冯廉访廷丞者,尝为大理寺承,大理
为三法司,主平反,自刑部权日重,大理不得举其职。冯在官,于罪名出入数有
纠驳,多所矜恕,诸司皆怒。适大学士刘文正公总理部务,独心善焉。后冯亦由
刑部郎氵存擢至江西按察使。入觐,大学士于文襄公问冯以治狱之要,冯日:
“夫狱者,愈求则愈深,要在适中而止,则情法两尽。”文襄嗟赏其言,告诸曹
司以为法,此与阿文勤言正可相印,证也。
◎方恪敏公
乾隆五十余年春,巡畿甸,突有村民犯跸,手携兵器。为扈从侍卫所格,讧
被执。诘之,曰:“直隶人。”纯庙震怒,曰:“朕每年春秋两巡,累及近畿百
姓,固应怨我。然两次所免钱粮积数十年计之,亦不为少,竟不足以生,其感乎
是殆有主之者矣。”时总督方恪敏公观承已于卡伦门外接驾,一闻此事,飞骑追
上,而乘舆已前行。公疾趋伏道旁,大声呼曰:“臣方观承奏明,此人是保定村
中一疯子也。”上闻,稍回顾,而乘舆已入宫门。甫降舆,即传军机大臣入对。
上曰:“顷犯跸之人,据方观承奏是一疯子,不知究竟如何?”军机大臣碰头奏
曰:“方观承久于直隶,据所奏是疯子,自然不错。”上曰:“既系如此,即交
尔等会同刑部严讯,作疯子办理亦可。”军机大臣碰头谢出,即日在行帐中定案。
当是时,众情危惧,不知此案将如何株连。乃以恪敏公片语回天,其事骤解,如
浮云之过太虚。真所渭仁人之言,其利溥哉。后恪敏公之子勤襄公(维甸)亦继
武为直隶总督,国恩家庆,其原有自来矣。此事蒋砺堂节相为家大人所述,并云
恪敏在直隶功德甚盛,此其逸事行状,墓志所不载,我辈宜笔之于书也。
◎曹宗丞
曹慕堂宗丞(学口)与纪文达公同充翰林院办事,会有八九英俊与同馆争名
相轧,同中蜚语为院长所嫉,势且同挂弹章。时文达公亦负时誉,在危疑中,不
能为申雪,为坐清堂中,与同事相叹惜。宗丞乃奋起拍案曰:“诸公以此事为
真耶,则数人皆轻薄子耳,去之何足惜?如灼知其枉耶,则所办何事而噤口如寒
蝉乎?”乃邀同人诣院长前,宗丞婉请曰:“据公所闻,此数人者,褫不蔽辜矣,
然公此语从何来?倘白简一上,事下刑曹,无证佐不能成狱,愿先示告者姓名,
并列章中”。院长沉吟久之,事竟中止。后八九人者皆通显,无知此事缘宗丞得
解者,而宗丞亦终身未尝自言。又其同年陈裕斋侍御,年过四十无子,又有所阻
格,不能置妾。宗丞倡率鸠资,买一女送其家,后举一子。侍御夫妇相继没,有
婿谋踞其余赀,百计媒蘖,孤儿孀妇且旦夕不能自存。闻者扼腕莫能为力。宗丞
又率众同年仗义执词逐婿,于乃得安,今已读书成立矣。宗丞于锡麟由翰林擢侍
御,孙汝渊亦由庶常改刑部,人皆渭为宗丞隐德之报云。按宗丞墓志铭出朱文正
公手,神道碑出钱竹汀先生手,此二事皆未及载,盖先叔祖太常公所亲闻于纪文
达公者。锡龄为太常公乙未同年,汝渊为先伯曼云公乙未同年,述其祖德,亦如
此也。
◎吴祭酒
吴谷人先生(锡麟)初通籍时,其家适以七月放盂兰会。事毕,老仆搬携杂
物进内,有供寒林大士一半桌尚置门外,偷儿乘闲窃负而去。仆出,求桌不得,
询诸家人,先生默坐厅事侧,应曰:“适见一人负去矣。”仆曰:“何以不呼?”
先生曰:“其人已负去,呼之奈若人何?”于是举家皆窃笑先生为不了事。先生
负儒林重望,此其一端小节,已与青坡吾家故物同一风味。其后领成均、享耆寿,
哲词或登鼎甲,或入枢廷,谓非厚德之报哉?先生与先叔祖太常公为乙未同年,
家大人以所闻于太常公者为余述之如此。
◎昭勇将军
仪征阮芸台阁老,余先伯曼云公己未座主也。兄之师,弟例亦称师,故家大
人亦执弟子礼为。道光壬寅,余随侍家大人寓邗上者三阅月,阁老方子告里居,
时来燕谈,余得从旁窃窥道范。因私询家大人云:“似此福慧具足一代伟人,其
祖德宗功不知若何致此。”家大人曰:“汝未读吾师《研经室文集》乎?集中载
吾师之封翁有昭勇将军者,名玉堂,字琢庵,以武进士起家,侍卫内廷,外擢游
击。乾隆初,以湖北苗疆九溪营游击领九溪、沣州、洞庭、常德四营兵随征湖南
叛苗,身先士卒,转战皆捷。会总督张广泗檄公进剿南山大箐屯贼,公以正兵佯
攻于外,而自率奇兵由间道攀藤越岭而入,遂大捷。余党八百户退据南岭,粮尽
出降,总督虑贼诈,不允,公力辩其诚,以死任之,保全无算。后又进剿横坡,
搜获男妇数千人,总督欲尽诛之,公再四谏阻不从,不得已,乃请曰:‘壮丁能
执兵抗拒者,戮之,妇女及男十六岁以下者,必宜宥免。’所活又无算。九溪有
北山,周数十里,向为兵民所仰给。有明季指挥豪姓子孙,讼为祖传旧地,委官
勘讯,几为所夺矣。公慨然人省垣,力陈于大府之前曰:‘地即豪姓地,亦前代
事,今久为数万家葬窆樵牧之利,一旦夺之以归一家,如数万家何?’大府乃省
悟此非武弁分内事。而公能冒不韪争之,卒得挽回。其利民之事类如此。公身仅
以游击终,今以孙贵享八座之祀,膺一品之封,门下门生遍于天下,其食报也大
矣。”家大人曰:“兵,凶器;战,危事。然必化凶为吉,转危为安,方于国事
有济。若徒以逞杀邀功,于大局毫无裨益,国家焉用有是举,天地焉赖有是人乎?”
昔人言:“军旅之间,可济者惟仁恕最为有味。”汉飞将军李广以诱杀降羌八百
余人,坐是不得侯。广后以失道自杀。至其孙陵,且以降虏致族。与昭勇将军事
二千余年遥遥反对,天道有何不可知哉?
◎姚文僖公
湖州姚秋农先生(文田)为曼云公己未同年,是年元旦,其同郡某梦至一官
府,闻喧传曰:“状元榜出矣。”朱门洞开,两绯衣吏擎二黄旗出,旗尾各缀四
字日:人心易昧,天理难欺。醒后,亦不知为何浯。及胪唱姚为第一,人有以此
梦告之者,先生思之良久,瞿然日:“此先世高祖某公语也。公提刑皖江时,狱
有二囚为怨家所诬,陷死罪,公按其事无左验,将出之,怨家献二千金,请必拟
大辟。公曰:‘人心易昧,天理难欺。得金而枉杀人,天不容也。’屏不受,卒
出二囚于狱。旗尾所书得无是欤?”呜呼!公庭片语而天听式凭,百年后卒使其
云礻乃享大科之报,司民命者,亦可以兴矣。后先生历官至大宗伯,谥文僖。
◎彭庄二家惜宇
余以公车抵京,始屡晤彭咏莪(蕴章)。盖咏藉与吉甫伯兄为至交,故与余
兄弟皆契好。稔知其累世科第,甲于吴中,间询其家门鼎盛之由,咏莪曰:“吾
苏彭氏与武进庄姓,世皆称为积善之家。雍正丁未科,余曾祖芝庭公讳(启丰)
与武进庄公名(柱)者同榜。庄母太夫人梦三神人议是科鼎甲,一神曰:‘论先
世阴德,庄与彭相埒,惟本人惜字一节,庄不及彭。’一神曰:‘果尔,即改彭
为第一可矣。’及胪唱后,始知庄本拟元,乃芝庭公则以第十卷改为第一。此事
当时熟在人口,庄因此益专意惜字。后两子俱中鼎甲,长为方耕侍郎(存与),
乾隆乙酉榜眼,次为本醇学士(培因),甲戌状元,此佘两家惜字之报可据者如
是。而世人不察,辄谓予家专奉文昌,得拣笔篆之术,遂于科第如探囊取物。余
家自国初以来虔奉文昌则信有之,笔篆事近渺茫,本非可以为训,未敢为吾子告
也。”按彭芝庭尚书系雍正丁未会状,而其祖南昀侍讲(定求)实先为康熙丙辰
会状,祖孙以会状相继者,海内无第二家。而其后嗣科第尚蝉联不断,仅就余所
稔知者,如修田侍郎(希濂)曾典试吾闽,苇间太守(希郑)与家大人司官礼部,
远峰编修(蕴辉)与曼云公为己末同年,合咏莪亦成进士,入枢直,擢少京兆,
其少子又于庚子中北闱副车,知其先世积德之深,食报之远,似尚不仅惜字之一
端也。
◎潘氏厚德
苏州巨族,以潘姓为最,有富潘、贵潘两派。然富者不必贵,而贵者乃兼富,
今芝轩先生家是也。其先世封翁某居乡有盛德,凡扶危济困、矜孤恤寡之事,莫
不本至诚恻怛以为之。尝于除夜见厅事前有匐伏于黑暗中者,烛之,乃邻家子也。
忸怩言曰:“某不肖,好赌博,负人累累。今除夜,索逋者甚急,不得已,欲乘
夜行窃。既被获,乞饶命而已。”翁悯之,曰:“若干得了诸负?”曰:“十金。”
翁曰:“何不早告我?”命之坐出二十金与之曰:“以半偿负,以半作小经纪,
但愿汝戒赌,勉为安分良民,我誓不以今夜之事告人也。”其人泣谢去。后十余
年,翁入山相一坟地,未知为何氏产。就村店沽饮,店主拜于前,乃即前除夜所
见之邻家子也。盖其人得金后,感翁之德,来此为旗亭业,颇获利,娶妻生子矣。
见翁大喜,款留下榻。翁亦喜,因询以顷所卜之地,则曰:“此某所买,欲以葬
先人者,恩人以为佳,请献之。”翁不可,再三恳允,乃厚偿其值而立券焉。堪
舆家见之,无不以为状元宰辅吉穴。葬后不数傅,榕皋、铁华两先生先后成进士。
至癸丑,芝轩先生遂得大魁。乙卯,榕皋之子(世璜)探花及第。今芝轩先生子
又登科甲矣。彭咏莪曰:“芝轩先生为人宽厚,其仆有过恶宜驱者,不面加呵斥,
但粘一纸于僻处,令其自知而辞去。”余谓即此可征相虔矣。
◎尹文端公
赵瓯北(翼)曰:“尹文端公节制两江,凡四度,德政固多,而最得民心者,
在严禁漕弊一事。先是,有司收漕以脚费为名,率一斗准作六七升。公初巡抚江
南,奏明每石令业户别纳兑费钱五十二文,而斗解听民自。概有遗粒在斛之铁边
者,亦谓之花边,令民自拂去。后桂林陈文恭公抚吴,胡文伯为藩司,皆守成规,
弗使丝毫假借。有某令戈姓者,每石加收一升五合,辄被劾坐绞。漕务肃清者凡
四十年,皆文端遗惠也,宜吴人思公至今不替云。”家大人曰:“文端公之清漕,
被其泽者在江南;而文端公之治狱,被其泽者且在天下后世。”凡强盗律,不论
首从,皆斩。自分别法无可贷、情有可原两条,免死者遂不计其数。余在吴中与
程梓廷先生清厘盗案,先生深以此条为非是,以为自有分别办法而犯案者益多,
非正本清源之道。余谓此例实发自尹文端公,仰蒙高庙允行,至今遵办数十年,
合计各直省免死之人不下千万,此天地好生之德,国家宽大之恩,我大清亿万年
景运之延洪,未必不由于此。而尹文端公一家,韦平继起,组相承,即此已见
其概,断非后人所当轻议矣。
◎纪文达公
纪文达公为当代名臣名儒,天下望之若泰山北斗。而好行方便,士大夫乃阴
受其福而不知。家大人曾述其二事云:一为嘉庆年间,实录馆奏请议叙,有以过
优为言者。上以语公,公不置可否,但云“臣服官数十年,无敢以苞苴进者,惟
亲友情臣为其先代题主或作墓志铭,虽厚币无不受者。”上辗然曰:“然则朕为
先帝施恩,亦有何不可?”遂置不议。又某科考试差后,外有宣布前十人诗句姓
名者,御史某密以陈奏。上召公论其事,公奏日:“臣即漏泄者。”上问其故,
对曰:“书生习气,见佳作必久吟哦。阅卷时,或记诵其句,出而欲访其为何人
手笔,则不免于泄漏矣。”上含笑,其事亦寝,土林颂之。张南山(维屏)曰:
“或疑文达公博览淹贯,何以不看书?余曰:‘公一生精力具见于《四库全书提
要》,又何必更著书?’或又言:‘既不著书,何以又撰小说?’余曰:‘此公
之深心也。盖考据论辨之书至于今而大备,其书非留心学问者多不寓目,而稗官
小说、搜神志怪、谈狐说鬼之书则无人不乐观之,故公即于此寓劝戒之意,托之
于小说而其书易行,出之以谐谈而其言易入。’”然则如是我闻《槐西杂志》诸
书,其觉梦之清钟、迷津之宝筏乎?按近今小说家有关劝戒诸书,莫善于《阅微
草堂笔记》,第以熟在人口,家有其书,不可复录,且时代稍远,与余书专采近
事之例不合,故都从舍旃也。
◎孙春台中丞
无锡孙春台中丞(永清),平叔宫保(尔准)之父也。为诸生时,入广东布
政使胡公文伯幕中。值土司以争荫袭相讦告,验之,皆明时印玺,总督将拟以私
造符信.比叛逆律当斩,株连者尤众。公先具私稿,袖以见胡曰:“土酋意在承
袭,无他志,岂宜妄以叛逆坐之?”胡曰:“是督抚意,且限迫,安能仓卒易稿?”
公乃出所具示之。胡读竟大喜,陈于督抚,从之,得活者二百余人。及公巡抚广
西时,安南诸大校莫、黎、郑、阮各姓相吞噬久矣。先是黎氏残莫氏而据其国,
其臣郑检寻篡之,阮惠复诛郑并逐黎氏。乾隆间,黎维祁叩关求内附时,朝廷已
遣福文襄王总督两广。将议讨,公密陈曰:“黎阮相吞噬,外夷之常。闻安南深
慑天威,可以折棰使也。”文襄然之。未几,阮惠果悔罪,自陈乞效职贡。纯庙
嘉阮惠之恭顺,准其入觐,赐名光平,并赐改国号日“越南”,皆公之成其美也。
公由举人中书入直枢禁,出掌封圻,常以未登甲科为憾。今平叔宫保由词林登制
府,谥文靖。宫保之子又由进士出身,则公之贻谷也大矣。
◎毕秋帆宫保
国朝状元鲜外任者,毕秋帆先生(沅)及史渔村先生(致光)两人由府道
氵存历总督,而加宫保、赏花翎,勋名之盛则毕公远胜于史。公未第时,先由中
书直军机。应庚辰会试,揭晓前一日,公与诸桐屿(重光)、童梧冈(凤三)皆
在西苑。该班桐屿应夜直,忽浯公曰:“今夕须湘衡(毕公字)代我夜直。”公
问故,则曰:“余辈尚善书,倘获隽,可望鼎甲,须早回寓以待。若君书法,即
中式,敢作分外想乎?”语竟,二人径去不顾。公怡然为代直。及日晡,适陕甘
总督黄廷桂奏折发下,则言新疆屯田事,公夜坐无事,乃熟读之。无何,三人皆
中。时新疆甫辟,上方欲兴屯田,及廷试,策问即及之。公屯田策独详核冠场,
拟以第四本进呈,上改第一,桐屿次之,梧冈名在第十一。同直知其事者咸嗟叹,
赵瓯北曰:“倘揭晓之夕湘衡竟不代直,则无由知屯田事。以书法断之,其卷必
不能在十本内,而龙头竟属桐屿矣。”昔贤每教人学吃亏,至是而益信。亦湘衡
之性度使然,而福命即随之欤。
◎佘秋室学士
佘秋室学士(集)文采风流甲于两浙。初,榜下未得馆选,以纂修四库书,
积劳擢至学士。余少时,闻其名辄以为古人,后乃知家大人公车诣京时,曾及见
学士,尝因问私请曰:“先生书法精妙乃尔,何以不得鼎元?”学士笑曰:“此
我生平一故事,微君问,亦将告汝。记得丙戌科榜下归班时,有广东吴某者来访,
因延人,吴曰:‘君其出恭看书耶?’予怪之,吴曰:‘我亦犯此罪过,去岁曾
大病,梦入阴司,自念母早寡,予以遗腹抚而成立,今先母卒,母将无依,痛哭
求阎王放还,待母天年。王取生死簿阅之,顾判官曰:“彼阳寿尚未终,何以勾
至?”判官曰:“此人出恭看书,已夺其寿算矣。”王命取簿则一册,厚寸许,
签书“出恭看书”四大字。王展阅,至予名,予方跪迎案前叩头哀泣,因得偷目
视册,果减寿二纪。予之上名即君也,君名下注浙江钱塘人,壬午举人,丙戌状
元。以下禄位注甚长,乃于“状元”字用笔勾去,改“进士”二字。王谓判官曰:
“彼死惟以母为念,可谓孝乎。且世间不知此罪最重,犯者甚多,无以劝谕,盍
放之还,俾流布人世,有则改之,可以自赎。冀罪册中人不至太多,亦可贷寿一
纪。然此十二年中亦须示薄罚,毋令其自适也。”于是判官以笔点予头,痛甚,
大叫而苏,则已死去一昼夜矣。今顶问一疽,医亦罔效,大约即判官点处也。’
时予闻吴言,方愕然痛悔,誓改前愆。方发誓愿,时正四库修书,诏下征召之日
也。”
◎吴修撰
先叔祖太常公应乾隆乙未廷试,卷已拟元,旋改吴纯甫(锡龄)。是科三鼎
甲皆不利,吴方二十四岁,逾年即逝。探花为沈鲁田(清藻),亦未及散馆而没;
榜眼汪东序(镛)以夜醉到迟,误却胪唱,未授职即罚俸。相传是日午门中门有
煞应避,而状元与探花当之,榜眼以未到故免,后官四品,以寿终。又传吴前身
为僧,募修桥道,又之封翁侣捐甚力,工竣,见僧入房而生纯甫,优昙一现即作
空花,然不归之因果不得也。
◎戴吴二公
乾隆末,戴文端公(衢亨)及吴槐江公(熊光)尚为军机章京,两人适同夜
直。夜半,忽有某省急递折至,上已披衣阅竟,宣召军机大臣甚急。内监奏军机
大臣尚未到,只有该夜班之军机章京两人,已在直房祗候。上询两人姓名,即行
召人,以折示之,并口授机宜,令即拟旨进坚。两人出,运笔如飞,立具草以进,
晓畅周浃悉如上意。适军机大臣已到齐入对,上以两人所拟示之,并询妥否,咸
曰:“甚妥。”于是上盛夸两人之能,命每日即随军机大臣入对。时和砷方用事,
恐分己权,奏曰:“两人本军机处得力之员,即臣等撰拟,皆出其手。今可仍责
成在直承办,与面承谕旨无异。若即令随同入对,则官职较卑于枢廷,体制似有
未协。”上微哂曰:“汝等不过计较官职之高低,朕又何难处分?汝等且出,即
有旨谕。”和┞遂不敢再奏。末几而朱谕已下,戴衢亨、吴熊光即赏加三品顶戴,
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和坤为之答然。小人之谋,无往不福,君子此之谓欤。
◎李方伯冤狱
李许斋方伯(赓芸)之狱,主持者汪稼门制府(志伊),激成者涂瀹庄太守
(以舫),左右委诺者王畹馨抚军(绍兰)。当狱急时,李本可自明,而涂承汪
意指,必欲周内其事,当堂拍案呵斥,声色俱厉,李不能堪,遂自裁。奏入,上
震怒,发二星使勘实其事。李清望久著闻,吾闽人又感其德政,有副贡生林(光
天)者倡义合数百人讼其冤。星使据以上闻,狱遂白。涂谪戍,汪王皆罢斥为民,
闽人快之。王一生宦迹不离闽省,由知县至巡抚皆汪一力扶持,而王故感汪至深,
过于迎合,以有此错。汪则自命甚高,大有吃两庑特豚之意,而一意造作,群称
为假道学。自以此案败,声名骤衰,将去任时,署中至白昼见鬼云。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西漢)楊雄 汪榮寶 注疏
(宋)王铚撰
唐·高彦休
蔡元培
宋·延一
(清)许重熙
(清)杨捷
蔡邕
明·高岱
明·吴正伦
后魏·佛陀扇多
宋·正受
(清)葆光子
晋·王弼
唐·刘轲
元·李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