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词年代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百科
首页 > 古籍 > 序-风俗通义校注

序


  昔仲尼沒而微言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五〕。重遭戰國,約從連橫〔六〕,好惡殊心〔七〕,真偽紛爭〔八〕:故春秋分為五〔九〕;詩分為四〔一0〕;易有數家之傳〔一一〕;並以諸子百家之言〔一二〕,紛然殽亂〔一三〕,莫知所從。

  〔一〕朱藏元本作「大德新刊校正風俗通義序」。

  〔二〕「太山」,當作「泰山」,後漢書應劭傳亦作「太山」,此范曄避祖諱改;何本、郎本、鍾本作「泰山」。

  〔三〕何本、郎本、鍾本「應劭」上有「南頓」二字。應劭,范書有傳。劭之字,范書作仲遠,李賢注:「謝承書、應氏譜並云字仲遠,續漢書文士傳作仲援,漢官儀又作仲瑗,未知孰是。」惠棟後漢書補注曰:「劉寬碑陰有故吏南頓應劭仲瑗,洪适云:「漢官儀作瑗。」官儀既劭所著,又此碑可據,則知遠、援皆非也。」器案:文心雕龍議對篇:「仲瑗博古而銓貫以敘。」水經河水注東阿縣下引應仲瑗,正作瑗,亦其證。郎本正文大題下署名亦作「漢南頓應劭仲瑗著」。今案:古人名字率以音近字代之,惟昔然矣,如見於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之南宮括、論語作南宮适,曾蒧、論語作曾點,公伯繚、論語作公伯寮,皆其比也。應氏字仲遠,則其名當作卲,卲字從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罗美
(明)朱权
宋·熊蕃
清·王晫
清·柯培元
明·王大纶
南岳道人
孔子
(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
元·觉岸
清·弘储
吴克岐
唐·李延寿
唐·虞世南
清·孙岳颁
(明)严从简
凤美古诗文网
Copyright @凤美古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